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category
tags
icon
password
枇杷观察
博客已经三年了
上周给下一年的域名续了费,看到到期日是26年8月,仿佛也并不远。
翻看一开始的博客,发现竟然已经三年了。总分不清是22还是23,两年觉得还行,说到三年就“妈呀这么久“,三年了,朋友都工作了,学硕的也毕业了,翻看这个博客,竟然还是寥寥无几,来劲了就勤写,懈怠了就两三个月不见人影。
最搞笑的是一杯液体,去年域名续费的时候我问她你还续吗都一年没写了,她说续,今年我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还是同样的回答,但依然一天天一年年一个字没写……对比下来我一年能写两篇,已经不错了,哪怕写一个字,这个域名钱也是值了。对不起一杯液体,拿你当对照组凸显我,这是不对的,对不起。
没有几篇满意的内容,当然了要怪只能怪我天生没有点亮写作这个技能。经常觉得写博客好没劲,不知道在写些什么东东。有时候写经验记录,总会偏到入门指南去,写完这种类似教程的东西又觉得很烂,因为人想要什么经验大可以上网搜索,网络教程总比我这个beginner专业多了,所以每次写入门经验的时候都很迷茫: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周记里的抽象碎碎念也会过于文盲不够深刻,看象友的博客总是文采斐然、思想深邃、热情生活,忍不住反复拜读,我懈怠于写博客的原因就是太宅了找不出什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果有大活动巴不得主动写。所以至今还维持着“不知道怎么写还勉强写着”的微妙状态。
回看第一篇博客,有一段感想至今未变:
太喜欢博客了,有想法的时候先开一篇草稿,可能一时写不出来整篇文章,但是开头有了之后可以慢慢填充,写了很多也不急于发,能留着多改几遍精简一下语言。学了十二年语文的我从来没感受过写东西的乐趣,因为在这个b地方受的教育是写东西要一气呵成、有时间限制、字要好看,甚至不能错别字因为要扣卷面分!
所以即使我写得很烂,也能自由书写,没人给我打低分,也不至于因为条条框框憋死。有话想说的时候写出来真是畅快啊,这是依然在写的原因,残存一点表达欲……
但写博客的功力确实是有所提高的。22年刚开始写的时候,对于枇杷观察的主题,写不出太大段的文字,有点像碎碎念,而且联想力不是特别丰富,写感受往往只聚焦于那一点,不会串连相似感受的多个事情。23年的时候一度把博客写得很短,混周更,朋友说好短之后,我痛下决心,每篇的字数至少要达到两千字,那之后的每一篇都有实现这个目标,但代价是,要攒好久才两千字……现在可以针对一个主题写大段文字,善于抓住一些细碎的想法,算进步不少了。而且因为没人看,写的时候几乎没有压力,我需要面对的只有自己,没有真正的读者。
把博客的about改了。之前的about写于一年前,现在却觉得那段自我介绍很刺眼,每一年的我都觉得上一年的我更幼稚、更自我,是否说明了每一年都更加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再执着于定义别人眼里的我,同时也在尝试摆脱了“我是世界的中心”的枷锁,所以不会在意了。是好事吧?说到这个不在乎,我现在发消息也逐渐脱离”萌萌大学生“体了,那是一种怎样的语言风格呢?充满大量的语气词和表情包生怕别人误会自己的语气,这样一种企图讨好型。虽然现在滑跪也很多,但那是必要的(痛苦闭眼),非必要的对话都不再添加礼貌之外的语气,表情包也基本不用,不在乎别人是否会对我产生误会或不好的印象,还是成年了(拍肩)。
这个博客还要接着写,我期待一年以后的进步。
我做饭真的健康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长久以来一直有一种隐隐的焦虑,我要健康饮食,跳出这个想法来看又觉得很奇怪:我已经完全不外食了,为什么还是有”自己做饭吃不够健康“的想法呢?
想了想原因如下:
首先并没有少吃零食。甜食摄入几乎每天都有,但因为很会计算摄入量,所以几乎都卡在每日最大摄入量以内(游离糖30-50g,脂肪50g以内)。但也有例外,比如吃坚果就不会去计算脂肪摄入,没什么心理障碍。此外即使能控制住消费的手,也控制不住做烘焙的手。自己做甜食好处是比卖的更干净,坏处是,也没少吃。尤其是活得太没劲企图把创造力的实现放在制作美食上,没少放糖和油。甜饮料倒是控制得不错,100g饮料就有将近10g糖给我带来了太深的恐惧,所以每天最多喝1/3瓶。糖油混合物从严格意义上几乎不会超标,但架不住几乎每天都吃啊……尝试戒零食和甜食,完全完全戒不掉,因为形成了”生活上遇到困难就要吃点东西“的习惯,目前还没有多余的意志力抵抗甜食。有次心情低落饭后立刻吃了一整个香蕉磅蛋糕,吃完之后才哆哆嗦嗦去看营养成分表,摄入了大约60g油40g糖,加上我当天吃的三餐,那天摄入了大约100g油,来人给我掐人中……下一步打算记录每天摄入,看看情况再说。
其次,深加工食品其实吃了不少。因为处理肉实在太麻烦了,买半成品的频率也不低,大约每周都会吃两三盒,冷冻春卷、冷冻鸡块、冷冻肉丸、冷冻披萨……深加工肉也是如此,培根、香肠、熏肉、火腿,炸鸡块……
最后一点,用了很多加工酱料,番茄酱,蛋黄酱,芥末酱,甜辣酱,韩式辣酱。这些酱给了我信心(?),没有它们我就会做出很多令人作呕的食物……家里的酱实在很多,以至于冰箱停电时我第一个想抢救的就是酱。如果一个人要在保质期内消耗如此多的酱,摄入也非常可观了。
这样的吃饭模式好不好,要看跟谁比。肯定比我自己点外卖和买点心强,但又比我妈做饭(完全天然/寡淡)要差,也比点贵的健康外卖差。
咱也不说想活多久了,就目前有限的生命来看,还是想不生病地度过……
日常值得说
娱乐活动
逐渐地开始回忆六月和七月的事情。
看了锦绣芳华,剧情走向还成,主角光环强大到我不忍细看。
看了街头女战士,如果没有骂节目的环节就好了。好好的参赛嘉宾被逆天节目组和评委翻来覆去折磨,mnet是以吸食观众的愤怒为生吗?本来有小众癌的人这次确实好好地从众了,爱上了hiphop女神,翻来覆去品味几个舞蹈视频,试图从别人的自由中感受到自由。除了kyoka之外最喜欢的就是motiv,来自美国的纯正old school队伍,不仅只跳hiphop,每次交出的作品也是完美诠释真诚,让我对hiphop的向往又加深了一层,别的运动项目都退后,等我有时间要先学街舞。好喜欢群像节目。
不痛经了哎
看到几个象友在痛骂月经,突然发觉我有一段时间感受不到月经的存在了。
我以前也是会每月一痛骂,但最近好像有两三个月都没有被困扰,而布洛芬也有快半年没吃了。
仔细回想了一下转变的过程,首先运动了大半年几乎是没有改善的,然后24年夏天的时候艾灸了一段时间,那之后虽然没有彻底好,但没有疼了,变得只是很有存在感、腰酸。
到了今年三月份,回国开始喝中药,戒冷饮,因为我体质很寒,遗传自我爹遗传自我奶。一直到现在八月份都在断断续续喝,变成了经期完全无感、甚至第一天都可以运动的程度,上个月连pms都几乎没有。不得不说我上一次经期如若无物的时候还是初中……
这下不信也得信了……
说到这个中医,说这段话感觉会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我们全家都在喝他开的中药,糖尿病的舅,结节的爹,虚弱的妈,还有半死不活的我,都觉得喝起来不错,虽然我并没有感觉健康有具体的提升,但心情是变得不错,哪种不错呢:虽然压力大,但比从前放弃得干脆,虽然通宵,但白天精神还可以。对了,喝药的时候白天真是有精神,你这个药正规吗jpg
为了不白喝这个中药,我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不吃凉的、少吃水果、少喝奶和酸奶(。),同时也有很多完全戒不掉的行为,比如熬夜,喝咖啡,甜食甜饮料,熬夜已经脱离了我能管得范围。不过最崩溃的事情是某天突然发现喝了很久的绿茶和薄荷茶是凉性的,对我来说喝茶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千防万防还是没管住嘴……立刻把茶叶送给同学了。剩下的牛奶用来做面包和馒头,酸奶用来腌肉做菜,也不会浪费。终于也开始早上喝姜茶了,短暂地喝了两周,先是喝了生姜,再是喝了浓缩生姜汁,其实喝起来不错。
不过最近一周又精神状态不好了起来,可能是熬夜熬的加上吃了很多甜食,但,新的药又寄到了,一定尽量不要熬夜啊我不然白喝了!
我整我自己
周二。
打开冰箱没听到嗡嗡声,但没有过多怀疑,因为冰箱里还有一点冷气。
两小时后地上突然源源不断冒水。发现冰箱完全化冻。立刻发邮件报修,言辞激烈。
抢救冰箱食物,二斤里脊拿出来炒肉松,抢救成功。
晚上冰箱突然恢复正常,留我做肉松到半夜。
周三。
下午冰箱突然又化冻。立刻发邮件补充情况,再一次担心冰箱里没吃完的,三文鱼。
周四。
灵光一闪,发现好像是我把冰箱档位调低导致。于是再一次把冰箱调低再调高,原来真是我的原因,擦汗……想到发邮件时的语气不免有点愧疚,但作为租户及时上报
但是安排了两拨人上门来检查,一个是检查漏水的小姐姐,超级无敌nice,本来有人上门我超级焦虑的,但是跟很nice的女维修工交流一点也不紧张了,如果维修工都是女的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竟然产生了需要手帐本的想法
虽然很有表达欲、也喜欢计划、喜欢记录,但我一直写不了手帐。
一直以来用ipad写所有东西,日记周记笔记,用无纸化形容有点不准确,因为我不是要放弃纸才选择ipad,而是放弃手写字才用的,ipad写笔记虽然是手写字,但更多的是做批注。如果我写字好看、又有组织能力的话,我一定会写手帐的……意识到自己这点的时候我也很惊奇:虽然比较有条理,但非常不擅长组织规划,还是个手残。整理规划任何事情都需要大量的修改,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画面,只能通过先尝试才能知道实际是什么样,体现在手帐上就是大量的涂改,字丑要涂改,规划不对要涂改,但涂改看上去又不够整洁,索性放弃。不能修改的东西对我来说超有压力的。(搞笑的是,明明做不到一气呵成一步到位,但总是在追求一次就做好,不能接受成长路上短暂的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总之,一直以来都在用ipad写,但也会常备草稿纸在手边,因为纸确实是最有效的书写媒介。不过草稿纸写完就扔了,每扔一张之前都多次检查,生怕有什么有效信息被不小心扔掉,如此下来产生了“要不写手帐吧”的想法。但想到手帐就正式了起来,压力也随之而来,我甚至可能干出先在草稿纸上整理好再誊写到本子上的事。
但还是在有意无意地物色合适的本子,不至于太正式,但也不像草稿纸那样潦草,因为我发现草稿的合集也蛮重要的,不是说内容多有价值,而是它是不同时期的我的细碎想法合集,扔掉好可惜。